人物这个电路板人好样的

(广告分割线)

深南人丨余应宏:工龄不满一年的培训员

在深南电路PCB深圳二厂塞孔检查工序有一个“名人”——余应宏。为什么是“名人”?因为从普通员工到培训员、代班,他只用了几个月。

余应宏,22岁,云南楚雄人,皮肤有点黑、高高瘦瘦、活泼开朗、工作认真、热心助人。年12月2日,电气专业的余应宏和同学一起来到了深南电路PCB深圳二厂塞孔检验工序。

初到深南的时候,确实有点不太适应,毕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,无论气候、饮食与云南老家相差甚远。但是,深南人的朴实与善良,加上小余自己也善于沟通,很快就融入塞孔检验这个团队里了。

“进入深南最难的时候,应该就是年的春节吧。”小余回忆,因为12月份才入职的公司,没过多久就要过年了。而他们一起来的几个同学,因为不习惯制造业的辛苦打算回云南了,小余也有点迷茫了。

春节前,小余将大部分薪水都拿出来给家人买了礼物,并向家人诉说了自己的迷茫。得知小余工作环境还不错,同事们也挺友善,家人都支持小余继续留在深南。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趁着年轻就应该在外多看,多学。我们在家都很好,不用牵挂。”父亲的话也坚定了小余在深南好好工作的决心。

时间飞逝,转眼间来到了6月,工序上开始更换新设备。大家都需要跟着工序主任学习新设备的操作、维护等知识。就在大家按部就班地学习、使用新设备的时候,小余却在新设备操作、使用上,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。“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,这是一个新起点,因为除了主任,大家都要从头开始学习。”加上之前,在学校学的是电气专业,小余对新设备的理解、操作技术也突飞猛进。

渐渐地,除了主任,工序里就属小余在新设备的操作、维护等方面最为娴熟。随后,主任就安排小余担任工序的培训员,帮助大家更快地上手新设备。“我还是蛮幸运的,刚好遇上工序替换新设备,又加上专业原因,在新设备使用上也比较有心得了。”余应宏坦言自己是运气好,工序上有很多技术好的“老师傅”,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。

深南的员工都知道,培训员岗位工作相对繁杂,不仅对岗位技术有要求,同时也需要有热情、乐于助人。担任培训员也有一段时间了,小余的工作也得到了工序同事的认可。对于培训员岗位,小余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。“我觉得培训员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。如果沟通不顺,大家压根不会把真心话告诉你,你就没有可能将问题了解透彻,也就无法解决问题。”

“新入职一周,差不多就可以和工序上同班次的人都聊上几句了,”小余对自己沟通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,“学校里的社团也不是白混的嘛。”

大学之前,因为同学、朋友差不多都是一起长大的,彼此十分熟悉,余应宏还没有发现沟通也需要学习。上了大学之后,离开了家乡,同学都来自不同地方,很多时候小余习以为常的东西,在别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。很多时候,小余觉得自己与大家的思维都不在同一维度。

经历了一个孤单的学期后,小余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,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言行,有意识地去学习沟通技巧。随后的大学生活,小余也就成为了班上的活跃分子,还参加了学校的爱心公益社团。因为大学里的这些宝贵经历,善于沟通、热心助人的小余也得以在培训员岗位上如鱼得水。

关于未来,小余自己有着明确的规划,比如:继续学习,提升专业能力,考取更高学历;带父母去一次北京;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,什么时候成家……

来源:深南电路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z/634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